众多高管在当地检察机关掀起的“反腐风暴”中纷纷落马,业界赫赫有名、拥有众多光环的集团董事长、总裁王效金也未能幸免,因涉嫌受贿数百万被立案侦查,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日前已被终止,被纪检部门移交司法查处。大型国企、白酒业龙头企业之一安徽古井集团正在经历一场“地震”。
“谁能打垮古井?将是古井自己人”,王效金的这句“名言”还挂在古井集团办公大楼显眼处。是什么打垮了这批落马高管?反腐风暴能否会让一度滑入低谷的古井轻装前进,重振雄风?
王效金的失败
“我渴望伟大的成功,而不畏惧伟大的失败。倘若需要我在可能的微小成功或可能的伟大失败面前作出选择,我宁肯选择伟大的失败!”这是王效金的“人生格言”之一。现如今,王效金失败了,可这种失败却与“伟大”绝缘。
王效金曾给古井集团带来辉煌的成功。1985年,36岁的王效金进入原亳县古井酒厂工作,2年后被提拔为古井酒厂厂长。上任两年,他便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白酒革命”,被称为“中国酒界第一人”。在此后10余年时间内,古井酒厂从一个小型酿酒企业变成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大型集团公司,旗下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企业。王效金作为古井集团灵魂人物也从一个酒厂厂长走上了古井集团董事长、总裁的位子,同时兼任亳州市政协副主席、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缘于古井,王效金被一度放大,优秀企业家、管理英才等光环不可胜数。可是,王效金的失败亦起于古井,起于古井“一把手”权力的缺乏监督和私欲的膨胀。今年4月王效金被纪检部门调查,此后移交检察机关。安徽省检察机关初步查明,1991年10月至2007年2月,王效金利用担任古井集团董事长等职务之便,先后收受贿赂达数百万元,为他人在广告业务承接、产品供应、货款支付、经营代理等方面提供便利。10月28日,王效金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终止。
王效金的失败,不仅在于个人晚节不保,更在于作为一名管理者因其自身失范、管理无方导致公司多名高管也未走上正途。记者从亳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亳州市检察机关从今年4月至今,已立案侦查古井集团9名高管人员受贿案。犯罪嫌疑人中,多数为古井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掌握着集团的经销权,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成为行贿者的主攻目标,以致查一案带一串,办一案挖一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