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本网动态
新时期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二)
  来源:中国法制生活网 时间:2017/11/27 9:52:27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丰富,其中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审判体系,是指案件审理中涉及立案、审判、执行及法院日常行政事务性、制度性工作的体系总和。审判能力是指审判人员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惩处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等各方面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对新时期如何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谈几点想法。

    以法治理念为先导。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就要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做好服务大局工作,既积极主动服务,又依法规范服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决不能脱离职能乱服务;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法院工作,牢牢把握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处理好维权与维稳、依法办案与接受监督等关系,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接受监督制约,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接受检察机关的制约,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等工作,确保审判权依法正确行使。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强院务管理,注重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后勤保障作用。

    以服务大局为己任。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最大政治优势。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最首要的就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准确把握和服务大局,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应当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但决不是以此为借口,搞关门主义、司法神秘、脱离群众,游离于大局之外。法官不仅要熟悉审判业务,更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觉把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作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大局谋划推动法院工作,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司法需求,努力做到法院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共振。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频率高达202次。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决定了法院必须始终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进程,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具体说来:一是要树牢群众观念,引导广大法官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体察民情、增进群众感情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要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推进完善立案登记制度,建立特殊人群救助帮教制度,确保让每个人都打得起官司。三是要继续探索创新司法便民举措。积极探索微信、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等新送达方式,开展法律 “六进”活动,创建特色司法服务品牌,积极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这是在既有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党中央为在新起点上纵深推进司法改革而进一步提出的新任务、指明的新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夯实既有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心,深化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员额制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打造职业化司法人员队伍等基础性改革,及时研究跟进相应的配套和保障措施,从而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巩固现有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激发各项改革的整体效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一步步解决基础性改革中仍然存在的某些技术性问题,使改革从整体到细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法院进一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法院的综合实力、队伍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集中反映,也是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和衡量标准之一。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要以信息化为依托,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快建设“智慧法院”。要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建设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要大力推进网上办案,完善信息化审判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化与审判管理的深度融合。要加强大数据分析,积极构建既符合司法规律、又能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要完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科技法庭,积极推进庭审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提高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信息发布质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法院队伍,不断提高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既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组织保障。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严把选人用人关,建设法院人才高地。要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法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改进司法作风,整治“六难三案”,坚决反对“四风”,从严惩处司法腐败。要创新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发挥好文化的教育导向、凝聚亲和、自我约束、激励协调和精神辐射功能,着力提升队伍管理的内涵层次和作用效果。

(作者: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爱新)

     
    作者: 王爱新      责任编辑:师师